慷在五行属什么?
“慷”,拼音kāng ,字意五行属火。 《康熙字典》中解释: “(慷慨),五行为火。《唐韵》口羊切《集韵》空洋切,音康。《说文》本作忼。《徐曰》从亢省声。《玉篇》亦作忼。 又《广韵》苦岗切《集韵》枯江切,音匡。义同。[1]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更为全面的解释: 可见,“忼”、“慷慨”都有两个读音,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大声地说话”“激昂地说话”;第二个意思是“不拘小节”“无顾忌”。
现代汉语词典还收有“吭”字,注释如下: “吭”与“慷慨”的读音相同,意思接近,都有表示“发声”的意思。但它比“慷慨”更侧重于“出声”,可以理解为“有声”,如“引吭高歌”。而“慷慨”则更侧重于“高声、大声”,还可理解成“大声地说出心里话”。 还有“慷”的异体字“忼”,其收录释义如下: “忼”字的读音和“慷慨”相同,所收取的字形比“慷”多。它的注解除了引经据典解释这个字的字形由“亢”演变而来之外,还有两个意思的解释:一个意为“高声,大声”,另一个意义是“不吝惜”、“不啬”。这两个意思都和“慷慨”一词的意义相近。 以上都是根据现行常用汉字清单来分析解读“慷”、“慷慨”二字的五行属性。
古书中对“慷慨”一词的解释除了现行的汉语大词典之外,还有《尔雅·释训》中的释义——“慷,高慨也。——注:慷慨疏宕而有馀。”这句话可能更难理解,我尝试翻译一下: 《尔雅》说,“慷慨”就是声音“高亢”,情绪“激昂”。——注:“慷慨”的意思是“高亢”、“激昂”而且“疏宕”有余。(疏宕有“潇洒”之意) 另外,唐代学者颜师古注解说:“慷慨者,心情不平之貌。”——注:所谓“慷慨”就是这个样子了:心里不平,情绪高昂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