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粮食能自给吗?

匡海琛匡海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14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耗3.5亿吨粮食左右(不算进口)。 我国粮食年产量大约6亿吨。如果计算进出口,我国的粮食年产量约4.5亿吨,扣除1.5亿吨出口量后,可供国内消费的粮食产量为3亿吨。按此计算,人均粮食产量约为2400公斤/人·年。 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贫困国家标准为,每人每日摄入热量2400千卡,并至少有17种不同菜肴供应,才能满足基本营养需求。 中国农民每年在粮食以外,还要生产出1亿吨的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还要提供原料给化工、制药、纺织等部门,产出各种工业制品。

虽然中国的耕地只占世界的7%,但我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除了保证我国14亿人吃饱饭,我们还大量向世界提供优质农产品,比如我们每年对外直接出口的大米就超过180万吨,相当于世界大米出口总额的1/3。 我们还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低价优质粮食援助,例如,在抗击非典和汶川地震期间,国家先后多次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侨胞捐赠粮食。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谷物(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净出口总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比上年提高38%,达到1972万吨。其中,大豆出口521.9万吨,小麦出口490.9万吨,玉米出口549.5万吨,稻谷出口369.6万吨。 中国不仅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还是粮食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大国。目前,我国已建立从种子繁育到粮食加工的各产业链条,可以同时满足全国人民的粮食需求和口粮标准。

楚玥菲楚玥菲优质答主

目前粮食自给率超过100%,但是按热量自给率只有87%,谷物自给率已经跌破90%,粮食品种结构性的短缺问题凸显。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改善、畜牧业和工业用粮增加,粮食消费量保持刚性增长,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另外,目前我们的农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且,我国粮食生产未来还将面临生产成本攀升、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等诸多挑战。

农业已经连续十几年高投入、高强度开发,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现在全国有1.5亿亩耕地受污染,年消耗的1600多万吨农膜约有二分之一残留在土壤中,北方17个省区普遍较缺水,水资源开发过度,南方还存在水体污染等问题。

我国粮食种植生产仍沿袭着10多年前的“品种”,种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水稻、小麦等口粮种植面积多;另一方面,玉米、薯类等作物的面积在逐步压缩。另外,饲料用地、工业用地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增反降。我国现有耕地约5.87亿亩,相比10年前,耕地净减少了1.26亿亩。

由于“重粮轻饲”和人畜争粮矛盾凸显,近年来我国草食牲畜饲养量增长缓慢,牛肉、羊肉、牛奶高度依赖进口,2013年净进口粮食折合国内10%的耕地,2015年达11。2%,2016年达11。6%。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