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出口什么?

封熙允封熙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就想了,那时候我在上大学,每次和同学讨论未来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当时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出口资源(能源、原材料)和出口市场,因为国内人口太多,而人均收入较低,所以日用品和工业品不可能再大量出口。后来读了《激荡三十年》和《潮涌十八届》后,又觉得最好的机会是加入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工厂”。 然而,十年过去了,我们不但没有变成“世界工厂”,反而出现了“去工业化”的趋势,很多原来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开始衰落。同时我们也没有变成“资源大国”,虽然煤炭钢铁等原料价格暴跌,但我国进口的大部分资源都是非原料的资源,如原油、铁矿、大豆等。

那么,未来到底向哪个方向努力才能改变现状呢? 我想可能有两条路,一个是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即扩大内需,加强市场化程度,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从而形成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另一个是加强宏观调控的程度,减少外部需求和外资的进入,发展内需,尤其是基础建设内需,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一定的贸易逆差。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贫富差距过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其消费能力并不能支撑进口产品总额的增长;而另一部分人还没富起来,其消费能力更无法产生更多的需求。要想扩大进出口总额,只有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外资的流入。但这又会带来新的问题——经济下滑,失业增加…… 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我想也许我们能从西方发达国家身上学到些什么,毕竟他们也是经过长期的痛苦才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慢慢恢复到之前的增长路径的。他们在危机中损失的消费和投资肯定会在之后的时间里补回来,我们的商品也有机会出口到外国。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我们的产品和资本输送到国外,让别人使用我们的东西,进而形成贸易顺差?如果这个能解决的话,我想我们很可能重新找回出口的感觉!

佟珠寒佟珠寒优质答主

先引用一段百度百科上的话,关于进口和出口的 “目前我国的关税总水平为10%左右(2017年),远低于发达国家6.5%的平均税率” 那么既然我们进出口的商品都是商品,为什么非要搞国际贸易呢!? 因为我们的东西太便宜了(因为我们是世界工厂) 所以美国佬就非得在我们身上找点“存在感”来平衡一下贸易逆差(你丫抢走了我那么多工作机会)

其实我认为现在应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减少低端产品的产出量 我们现在的很多产业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 铝业等金属) 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外投资,大力开发海外市场 (非洲 拉美地区) 我觉得我国未来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外国人买我们的东西 而不仅仅是卖给他们东西 现在我们还在想着怎么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竞争力 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目光放更高一点(比如印度 拉美地区),而不是盯着那些发展中国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