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怎么办?

狄腾芳狄腾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现在讨论这个是不是有点早了呢 其次,GDP和M2确实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这不是简单线性关系啊 如果把2014年那一波定义为“去产能”(当然去产能本身不是目的)的话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产能利用率的下降是必然的,因为资产价格的下跌(企业资本开支最大的一笔就是购置设备,而银行信贷中的固定资产贷款也是最多的,这两者必然同步下降)必然会抑制短期供给,从而支撑价格。这实际上是在用行政手段调节供需(总量)平衡。

在去产能的同时,政府还大力投资基建(2015年基建投资大幅攀升),这也是对总需求的刺激,从效果上来看,2015年的GDP增长有一半以上的贡献度来源于基建投资。 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这一次不是产能过剩导致的通缩,而是去美元导致的通缩;这次是国际环境逼迫我国采取主动加杠杆的方式扩内需、补缺口。

如果仅仅从国内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接近极限了——利率已经达到接近零的水平,再降准降息的空间不大。财政政策虽然还有空间,但效果有限且时滞很长。 而外部环境却不断恶化,美国加息周期已经开始,欧日经济体本来就不算强劲,加上自身去杠杆的拖累,整体外需环境不会比我们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内循环为主的外循环为辅的格局很难维持。最终很可能还是要依靠基建项目实现短期需求拉动(这种依赖确实也很无奈,毕竟现在是国际环境逼着我们加杠杆)。 但问题是,经过多年去产能,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出确实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要扩大基建规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最后可能也只能期待地方融资平台能够举债融资(反正现在也欠了一屁股债),通过PPP方式加快基建项目建设步伐,毕竟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很高了,如果还要负担地方的融资成本,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童炳林童炳林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就想明白了。 为什么要还钱呢?因为借钱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啊. 借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还债的呀! 还了钱干嘛啊?你把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吗?(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意义) 但国家是吧钱投资到基础设施上去了哇!

比如建铁路、建工厂建设新项目等等嘛!这些不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为嘛! 那为什么要把这种投资项目叫“投资”不叫“消费”呢? 因为这是让钱流动起来而不是躺着睡大觉的投资呀!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债务就是合理的啦~ 我们现在有能力偿还并且能更好的还得起钱了——因为我们有了高铁和互联网!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到了还不起债的地步该怎么办?那就说明我们的GDP真的没多少增长空间了,那时候只能想办法多出口产品,少进口东西来降低贸易逆差从而增加外汇储备减少还款压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