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哪个生肖?
“公公”这个称呼,在宋朝以前只指宫廷内的男性奴仆;到了宋元时,民间也开始使用这个词指称太监了。 “监”字在这里特指皇宫大内里的房屋。《礼记·檀弓下》里有:“公侯夫人之丧,以棺椁敛。诸侯五百里之内,葬之以椁。”郑玄注:“凡言‘棺椁’者,谓有棺无椁也……天子棺椁皆备,此曰‘棺椁’,明天子之制但棺无椁耳。” 所谓“棺椁”就是没有椁的棺材——这跟现代的棺材差不多;而有了“椁”的棺材,就像现在用木板钉的死囚的囚箱。这两种棺材,前者用于平民、后者用于贵族,区别很明显。
由此可知,在宋朝之前(至少周朝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被埋入有“椁”的棺材里,普通死者都被装入没有“椁”的棺材里——这跟现今社会里的死刑犯与无期徒刑犯所住的囚房一样,是有墙无顶的平房,而监房都是带顶子的房间。 那时候要称呼一个非贵爵的男人为“官人”或者“老爷”是很不礼貌的——就像直呼死刑犯的大名一样不礼貌。宫中宦官被称为“内官”、“内臣”或“内侍”,皇帝身边的近侍才被称为“官人”——这跟明宪宗以后给宦官加冠,称为“公公”,是一个意思。
那么这些词是怎么进入白话文小说(尤其是红楼梦)的呢? 我推测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开始,由于阉党专权,朝廷上下官员和宦官互相勾结贪污腐败,民间百姓对此极为反感。于是一些小说作者便故意把太监写作“官人”,故意把男太监写作女太监,以此来讽刺这种政治现象。这种现象到曹雪芹著书时仍然存在,所以红楼里面就有“官人”“娘娘”这样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