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是什么生肖?
“神兽”并不是一个现代的词语,它最早见于《晋书》。但“神”字的含义在此指代的是“善”或“吉祥”,与现在普遍流行的“神奇”“神秘”之意差别很大。 到了东汉明帝时期(58-75年),关于“神兽”的意义出现了分歧。张衡在《西京赋》中认为汉代的国都长安有东岳泰山、华山、恒山、昆仑山和蓬莱山等五岳四渎的神兽装饰。而班固在《白虎通》中则认为汉代的未央殿和武库等处应该有麒麟、獬豸、龟、雁四种神兽。
这两种说法其实是有一定渊源的,因为汉代以前人们是认为天下的山川湖海都有其神灵主宰的,所以自然山水也有可能会成为“神山”。汉代之后这种观念就逐渐消失了,只有那些人工堆造的神山才被赋予“神”的称号,而天然的山川则被贬为“山”。至于这四种神山中为什么会有雁,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是候鸟,冬天去南方越冬,春天北归。正好象征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代表了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本土的宗教哲学受到了冲击,人们对“神”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佛教中的许多名词被引入进来,如佛主(原指释迦牟尼,后泛指所有佛祖)、菩萨、罗汉等等。同时,由于佛教主张因果轮回,万物皆有灵性,人也不过是一食量的众生之一,因此“人”也被赋予了“神”的含义。北宋时就有“人生天地间,如在大海中一粟”的说法。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与动物都可能是“神”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