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测海是什么生肖?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我本来不想答的,因为我觉得这个答案应该挺明确的,但是又想到或许有人不清楚,所以还是硬着头皮答题吧! 先给出结论,以虫测海的动物是蛇。原因如下: 以虫测海这四个字出自《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蚯蚓蛰伏于土,羽生振作,化于阳而虫飞。”意思是每月开始之时,蚯蚓离开土壤钻出来活动(相当于每个月的初一);在月中之时,羽翼新生之气上升,昆虫受到阳气刺激而纷纷展翅飞翔(相当于农历十五左右)。到了月末,万物都充分展现活力、繁盛茂盛起来。
因此我认为以虫测海指的是蛇,原因有二:
1、《礼记》这句话中的虫是指“蚯蚓”。据《辞源》解释,“蚓”字的第一意思指“蚯蚓”,第二的意思才是“微乎其微”。并且给出了两个相关例句,其中一句便是《庄子.秋水》“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里的“蚓”明确就是蚯蚓,而不是我们常见的蚂蚁等小虫。而且,如果这里是用“蚁”的话,和下句的“牛马”显然不押韵。
2、农历每月初三左右,月亮逐渐移到地球和太阳中间,这时月亮被太阳直射的部分变成明亮的新月形,而月面朝太阳一侧则呈现黑暗的半圆形,像一把张开的弓,称为“朔”;随后,月亮渐渐远离太阳,月球被照亮的部分逐渐扩大,形状渐趋圆缓,每月十六左右达到满月。在月相上的变化规律为“朔—弦—望—晦”。
而我们常说的“农历初一”“初十”“二十……’‘三十……”所指的“日”其实都是指“朔日”,即月亮出现在清晨东方天空的时刻。这时的月亮看起来是最小的,因此也被称为“新月”或“残月”。根据以上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结合农历日期与朔日的时间关系,可以知道“以虫测海”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农历月初,此时月亮刚出现不久且最矮,而海洋里的鱼群经过一个冬天的潜伏,此时也开始向海里移动(当然,这个冬天它们也不完全都在海底,也会有洄游到河道里的,只不过数量较少而已)。当月亮逐渐变圆,鱼群也开始回游到海洋深处,等到月亮到达满圆状态时,鱼群也应该回到海洋里了。而在农历月底,则是日月同辉,鱼群似乎又再度“出现”。 如此符合“以虫测海”的只有每月初的“新月”,而新月正好又是由蚯蚓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