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科院怎么样?
我是2017年进来的,当年我考研调剂过来的时候,学校还是叫“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我们那一届进入研究生实验班的还有几个同学,分别都去了中车和中铁集团,我们几个也是从此断了联系。 在院里工作三年,感受到了单位从建设到发展再到衰落的全过程,也看到了许多内部的问题和弊端。
首先,科研能力是有的,但是人才队伍的老化是非常明显且巨大的,年轻人涌入体制内的路径已经堵塞,而老一代人又纷纷退居二线甚至退休,因此导致单位整体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其次,作为事业性单位,其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这种拨款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比如说很多无关紧要的会议、调研、培训等等),而且存在严重的吃大锅饭现象;
第三,作为一个以科研为主要任务的单位,其科研实力和以前比有下降的趋势,而且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科研项目的水平也和以前不能比了,总体来说,建科现在更像一个综合性的咨询设计公司而非科技型事业单位;
第四,作为一个老牌科研机构,其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于现实的社会环境,在引进人才、选拔干部等方面还比较守旧,缺乏新思维和新举措。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建科也不例外。作为事业法人单位,它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在很多方面有着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可以自由地发表学术观点,不用考虑市场风险;可以自由的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不用担心商业秘密被人窃取;还可以自由地挑选自己的客户,不管生意多大,只做认为有价值的项目等等。
总之,任何的评价都需要有一项基准,对于建科这样一块招牌,我认为它的价值在于它是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无论在研究水平还是在社会影响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虽然它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我们这些老一代科技人员的理想还没有完全消失,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这个品牌的价值一定会再度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