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阶段统计怎么?
这个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行,不然很难看懂,我尽力将步骤写得简单明了些 先上图 图中显示了某只股票的5个时间区间(因为时间区间选择的不同,所以周期股与反转股的划分可能不一样)的股价和量能变化情况,下面通过描述性分析、统计和图形结合的方式来对结果进行说明
1.描述性统计 在对数据处理之前,先看看每个时间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数值,对这些数据进行大致的了解。 可以看到,该只股票在2013年4月出现了巨大的涨幅,幅度高达270%,同时期其他股票的涨幅也较大,这说明当时市场整体比较活跃;而到了2013年6月,该只股票出现了下跌,同时期的其他股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说明这段时间市场整体出现调整;而到了2014年12月,该只股票出现了大幅上涨,同期其它股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说明此时市场整体回暖,个股普涨;而在接下来的2015年,该只股票出现了大幅上涨,同期大盘整体也是上涨的,说明此时的股价上涨具有确定性。 而通过观察成交量的情况可以发现如下规律:在2013年4月的上涨中,成交量显著增加,而随后的回调过程中成交量不断萎缩至前期水平下方,说明当时的成交量是虚假的,并不是正常的资金介入情形,而到了2014年底和2015年的上涨中,成交量温和放大,且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这是真实的资金介入现象。据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该只股票分别于2013年4月、2014年底和2014年1月出现了3次明显买入机会,两次回调过程中的最低点分别是第二低点和第三低点,而最高点是发生在2015年的那一波拉升,目前(2015年8月)可能进入了第四买点区域。
2.分区间统计 上面通过观察整个周期的情况得到了一些结论,接下来进一步看一看各个区间的情况。 图中依次标示了各时间区间高点、低点和波幅,根据这些指标可以进一步得到很多信息。 首先可以看到在高点位置上,除开2013年4月和2015年中出现的两个尖顶外,其他的均为宽幅震荡,说明在整个周期内多方和空方力量较为均衡,没有出现一方完全压制另一方的情形;其次可以看到在低点位置,除了第一个时间区间有一个尖底以外,其余均为宽底,而且随着周期的推进,低点的位置有逐步抬高(2013年4月前低于2013年6月,2013年6月低于2013年12月),说明空方力量在慢慢聚集,多方力量逐渐消弱,而到了最后几个周期,空方力量瞬间爆发;最后看到波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运行,只有在最后那个疯狂阶段,才出现了极端的暴涨暴跌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是一只波动较大的股票,而且周期性的非常明显,每次涨跌似乎都有规律可循,而且都是在投资者认为“没有规律”的时候突然发动行情。对于这样的股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就是利用波动性,高抛低吸,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