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于心不忍
【解释】不忍心。多指人的同情心理有所动。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大事,万人惟惟,予有大事,万人恨恨。”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四书》:“天下之民,知陛下之慈圣于心不忍,必且不忍于政,必且不忍于官吏之得失。”
于心何忍
【解释】怎能忍心。表示内心不忍。
【出处】清·汪琬《书魏叔子文集后》:“使其子孙尚有触冒朱邸之禁者,于心何忍。”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解释】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一无所知。
【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于心不甘
【解释】挂在嘴上表示谦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我亦亲见凤姐不以世家女儿自居,反以寒素一家自省,其降尊仰贤,总不肯以富贵压人。”
惟精惟一
【解释】惟:语气助词,只;精:专静纯一,不杂;一:纯一,不杂。精力集中不分散,用心纯一不二三。惟,后也写作“维”。语出《尚书·大禹谟》:“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孔安国传:“精,谓心不妄分别;一,谓专心一德也。”
【示例】是以君子之于射也,身中~,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