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是成语吗?
不是。猴子捞月,是一个关于团结的故事,出自《天下旬刊》,寓意劝勉人们做事之前要充分考虑各种实际情况。也有用作贬义时,寓意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去做那样的事只是徒劳,白白耗费精力。
《猴子捞月》原文
一群猴子在井边玩耍,一只猴子看见井里有一个圆圆的、黄澄澄的东西,它觉得好奇:太阳不是在天上吗?怎么跑到井里来了?会不会是哪一个神仙叔叔把月亮放到井里来了?它把小伙伴找来商量,大家决定把月亮弄上来。一只猴子说:“月亮太远了,我们捞不到,如果我们在河里搭上梯子就捞得到。”于是,它们分头寻找可以用手拉手和叠罗汉的梯子。第一只猴子下井去拉月亮,可它怎么拉也拉不上来。第二只猴子去拉,也拉不上来。第三、四、五只猴子也拉不上来。“这么多只猴子都拉不起来,怎么办呢?”井边的几只猴子着急地说,“怎么办?”“怎么办?”……最后所有的猴子一起发力,总算把月亮拉上来了!月亮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黄澄澄、香喷喷的饼——啊不,是萝卜。就这样,几只淘气、好问的猴子,吃了一个“太阳”,一个“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