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虚汗吃什么药?
宝宝出汗有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一般见于婴幼儿期的小儿。 生理性出汗是指婴儿进食、哭闹或玩耍时,由于兴奋或体内能量消耗过多,自发性出汗较多;另外,刚入睡时,有些宝宝也会出一身汗。这种出汗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无需多虑。 病理性的出汗比较多见,可分为夜间盗汗(常在睡觉时出汗)和白天汗出(无睡眠状态下出汗)两种情况。 如果宝宝白天活动后或者吃奶后汗出较多,精神状况良好,体重增加,大便正常,家长不必担心。但是如果是夜间盗汗就要注意,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会伴随宝宝出现发育迟缓、消瘦、乏力、食欲差等症状。
小儿夜间盗汗多是体质虚弱引起,因此需要对症治疗。如果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要及时给宝宝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若是佝偻病所致,要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维生素D及钙剂等药物治疗;若与脾胃虚弱有关,应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手轻轻揉按腹部,或者热敷来缓解不适;同时,还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保持肌肤干爽。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中医方法来辅助治疗。比如采用针刺疗法,取足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者对穴位进行按摩,如按揉大椎穴、风池穴、曲池穴以及外关穴等都有助于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