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哪里好玩的?
2016年刚刚过去,这一年北京发生了许多事儿。 奥运火炬传递、Papi酱入京、马冬梅回家找丈夫、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新闻不断占据着我们的眼球,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就在你身边的那些老公园、旧街巷里,也发生过不少有意思的事儿—— “一尺巷”里的邻里情 位于西城的大观楼,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有“京师第一楼”之称。 这座古楼最著名的,要数其二楼北面的“大观楼长联”,上联云:“五百年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下联道:“四海内奇珍异宝,尽归此处!” 对联虽气势恢宏,却也有人不服气,认为这副对联吹上了天,竟然把清朝比作了唐宋,让人生疑。于是有人写诗讽刺:“空谈五百载风流,到底何如?不过白描一张纸;浅画四千里风景,无非漫画数丛葵罢了。”诗中的“张纸”“漫绘”讽刺的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
袁枚是杭州人,小名袁红红,他34岁中进士后,做了十几年的官,由于不喜欢官场上的种种陋习,56岁时毅然辞官回到苏州老家,从此过着“随园散人”的隐居生活。他喜欢收集字画、古玩,家中颇有积蓄,为了建一座藏书楼,他甚至卖掉了自己种的树,因为家有一亩多空地,被乡民嘲笑为“有钱使不得”。
《红楼梦》里有“贾宝玉猜谜得香菱”的故事,说的就是袁枚买婢妾的事。这件事在《随园轶事》里也有记载:“(袁枚)令随园出银三十两,购一婢(香菱),色艺俱佳……” 这个故事里,袁枚的形象颇似《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为了一个婢妾跟人家争得面红耳赤,连一贯守旧的封建礼教都顾不上了。此事传到老家,受到了长辈的严厉斥责,说他是“不知廉耻,败坏了门风”。
其实啊,这位大名鼎鼎的清诗“袁郎”也是有软肋的。除了好色,还是个“妻管严”。他的原配安氏是个脾气特别倔的姑娘,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娶安氏,袁枚变卖了所有家产,还欠了一屁股债。
新婚之夜,安氏发现丈夫新买的被子又破又旧,顿时发了火:“我跟你结婚,不是让你来受苦的!明日我就回娘家去!”还没等妻子发火,袁枚早就服了大软了:“我错了,快别生气!这破被子是我从亲戚家借来的,晚上就盖这个。您千万别生气,明儿就换新的。”
后来,袁枚做了江宁知县,家里终于富裕了一些,他在南京鸡鸣寺附近建了一座花园,起名“随园”,过上了半隐退的生活。 安氏跟着袁枚辗转多地,终于在随园里安了家。虽然丈夫有了“二心”,在外收了侍妾,但她并不在乎,依然恪尽妇道,对袁枚关怀备至。有一次,袁枚在外面喝酒,喝多了,半夜才回来,进门就醉醺醺地嚷嚷起来:“娘子,我今天可算长见识了!原来酒量可以练出来呀!”原来,他见隔壁邻居喝醉了,躺在院里吐得一塌糊涂,心想自己身为知县,岂能让老百姓看笑话,便硬着头皮上前替他解酒,没想到竟没醉倒地。
这一仗,他赢了。 次日酒醒,他想起了醉酒时的丑态,不禁臊得满脸通红。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安氏患痢疾去世了。随园的桃花谢了,袁枚的心也凉了。他为逝者写下挽联: “不幸红颜,万里江山随风去了;空余白发,一生心事付与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