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毒日是哪几天2016?

籍彩宁籍彩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现象、自然灾异和人类疾病等进行了细致记录和分析总结,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其中五天为闰月)是“毒月”中的危险阶段。 《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五月初受病,四末未至,五脏先知;五月中旬受病,四肢不举;五月末受病,五脏不动”的说法。 唐代皇甫谧所著《黄帝内经注》云:“五月六月中,阳气盛,阴气微,人感阳之气而病者多热上冲,积于咽喉,吐衄出血。” 清代名医尤乘在《幼科要略》中指出:“四月立夏之后,天气渐热,小病发于此时。” 明代医家万全在《育婴秘诀·论小儿百病忌口》中也写道:“此月(指五月)最恶天热,天热则火旺。”

还有“月令”“岁时杂记” 等记载,都认为五月为“毒月”。 那么,为什么五月会是“毒月”呢? 因为农历五月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各种病菌繁殖迅速,容易感染疾病。从五行来说,五月巽宫属木,肝属木,肝气过于旺盛则易生病。 另外,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划分成十二段,每段有一个节气名称和一个地支。从立夏到小满这一段叫做“端阳”。中医学认为,农历五月处于夏季,“阳极阴虚”,容易导致湿热之气积聚体内,从而发生皮肤病等疾病。

其实,所谓的“九毒日”就是民间俗语“冬不冷,夏不爱,四时五行中不滞塞”的意思——如果冬季不冷,阳气不能潜藏,到了春季就会躁动不安,生命活动的力量就会过度消耗,导致阴亏阳亢的体质,到了夏季就会“爱上”,产生所谓“毒月”的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