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骨是什么生肖?
《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天之在地为阴,其气不清,不能化赤而为血;地之在天为阳,其气不广,不能化黑而为骨。”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之气,天气下降形成水、木、火、土、金五行,地气上升形成肝、心、脾、肺、肾五脏。
其中,天在上为阳,代表动力、生长;地在下为阴,代表承载、收敛。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生命才得以产生。 但是,如果空气污浊,地气就不能完全上升,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就容易发生障碍,人就容易生病或者早早去世;反之,如果风气清朗,地气就能正常上升,人体内新陈代谢就活跃,人就强壮健康。 所以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使人生健康长寿就必须保持清风明月,空气新鲜,土壤纯净无污染。 其实,我们的祖先在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时还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也有其规律,它们影响了气候、草木、动物等自然界的一切,进而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古人认为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使身体不被邪气所伤。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说法。也就是说想要健康长寿就要遵循自然的法则。 后来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进一步指出:“善养生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所以三者不可不知。”
可见,古人在养生保健方面是很重视天人相应的自然观的。 在我国西南地区生活着一种被称为“摩梭人”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以采集、狩猎为生,有着丰富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他们发现天空中有颗明亮的星星总是位于北方,就叫它“北斗星”吧!并发现每当黎明来临前,北斗星的斗柄会渐渐指向东方,到了早上7点左右,整个北斗星就会出现在地平线上。中午12点,太阳最高,北斗星则躲在地球的另一侧。傍晚6点前,北斗星慢慢移回原处,晚上9点的时后,又回到原位。
他们在生活中根据北斗星的这一特点制定作息,每天晨兴而起,日落而息,保持“生物钟”的规律。这样,几千年来,尽管外部自然环境不断变化,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少有患病甚至早衰的。这是因为他们很好地顺应了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