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经草的作用是什么?
分经草,又名石胡荽、四棱草、地毛头(《陆川本草》),小茴香(《中药志》),香丝菜、细香葱(《广西中药志》),野田葱(《中国药典》),辛夷(《唐本草》),臭花子(《滇省志》),香薷(《蜀本草》),沙葱(《山东中草药手册》),兴安葱(《河北药物志》),香头、香子(《山西中药志》),香菜(《浙江中医药杂志》)。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能发汗解表,温中逐寒,行气宽中,消食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阴盛阳虚,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食欲缺乏;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对大肠杆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表皮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的作用则较为明显。 小茴香的水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蛙心脏,使其收缩力减弱,并能降低离体兔十二指肠的收缩幅度和频率。其醇提取物对组胺或5-羟色胺引致豚鼠回肠痉挛有拮抗作用,可防止乙酰胆碱诱发的胃酸分泌过多,对胃溃疡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血压上升。 临床常用方剂如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味治慢性肝炎,香苏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均收到不错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