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组乐队?
泻药! 说到美国乐队的组成,就要从美国的音乐学院说起(当然,欧洲其他国家的乐队构成也可以拿来参考)。 先说结论:在美国,绝大多数音乐学院里,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会组乐队——哪怕只是临时凑数拿高分的,也会找几个同学组个乐队弹两首曲子应付了事。 原因嘛……很简单,在美国,所有专业里(除了一下几所特例学校如南加大、UW-Madison等以外),都是器乐专业排在前面(按录取难度排序的话),也就是最先录取满员。而声乐则是最后一项,常常缺档。
以我所在的学院为例(非特例):钢琴系、弦乐系、管乐系的乐器演奏专业每个学期都会有好几个新班(一个班10人左右)是招满的;而音乐教育专业则时常有缺档需要补录的情况。但是声乐系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也常能看见几个新班是招满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班只有三五个新生,甚至只有一个两个。(注:本段文字出现的专业缩写均为该专业在院校设置的代码,详见教育部网站)
这样一对比,问题的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但凡想学乐器的同学(尤其是主课是乐器演奏的同学)基本都能组到乐队;而学声乐的同学想要组队却往往难于上青天。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能看到的美式乐队,成员组成里一定是乐器声部居多,而合唱声部(声部里的声乐部分)往往都是一个人都凑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由外国人组建的乐队,其歌曲改编和曲目选择总是偏乐器多,人声少的原因——因为能跟乐器声部比,声乐声部的组成人数真的算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