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神是什么生肖?
个人理解,“生”指的是生命、生活,而“入”是进入,“神”可以理解为精神、境界。 这个句子是说一个人的生活是从物质世界(五行之气)进入到精神世界的过程。 这样一想,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一个人了——人从物质世界进入到精神世界。
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是从物质世界进入到精神世界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和佛教中的“轮回”概念有关。 简单地说,人的魂魄在身体死后会进入另一个空间继续生存。这种“死而复生”的现象其实就是佛教中所说的“轮回”或者“转世”。 在佛教的文献里对轮回的证据有很多论述,这里提供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
1.《大乘义章》卷十二:“若世尊不记,何缘此身死殁之后,复受别身。又此身既为前缘所引,当知定是前世业因所致。如世尊言:此识非从阿赖耶来,莫作是想!如是则无此轮回。”
2.《俱舍论光记》卷四之一:“问:诸根虽坏,以哪些义,还得人身?答:得人身者,虽有漏法为因,非无漏法为因。谓三善根及圣道等为因,得证涅槃,永断轮回。”
3.《大乘大集经》卷十九:“善男子!譬如有人堕于暗处,不见身相;后于昼日,见身灭已,而复于夜,见身相续。此人岂不知身日夜相继,更无间断,往来诸方而无所趣乎?所以者何?彼由宿业,迷没本性,昏冥无知,随业流转,犹如盲龟,值遇孔穴。”“善男子!我观人间,有如是等苦恼众生,随业流转,无有休止,吾甚忧之。复次善男子!我从久远劫来,心常悲悯一切众生,欲令离苦得乐,令得解脱。”
4.《圆觉经》卷上:“世尊!此娑婆界,大海微尘,诸法幻梦,一切世界,可令人欢喜,不可令人厌足。”
5.《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告帝网菩萨:‘譬如大地,含载一切,而我于此,说三乘法,不生分别,亦如大地,等一乘故。’佛言:‘以一妙花供养诸佛,其福多少,如四大洲所有草木、瓦砾、沙石、诸物差别,不能思量,不可计校。’”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本佛经中关于轮回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 如果一个人相信轮回,并且把轮回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个循环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拥有“生死自如,不来不去”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出离世间的精神了。 所以从轮回的角度来说明人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有人会问了,如果这个人来世变成其它物种或者变成其它性别怎么办?岂不是失去很多记忆?是不是要重新修行?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在轮回的路上,这些烦恼都会自动消失,不必太过担忧。正如你担心明天考试题目会不会很难一样,担心也是白担心,还不如好好休息,做好当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