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办奥运会亏欠吗?

雷宽雷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北京奥运会,亏是肯定的,不过没有上海世博会那么惨——当然世博会也没钱赚(毕竟人家办世博会的初衷就是为了推广城市); 2、广州亚运会也是亏的,不过应该比北京奥运会有多赚一些(毕竟场馆都是新的,又不用拆掉重建); 3、杭州G20亏死了!这个真没的说,就一赔到底了……

4、厦门金砖会晤亏吗?应该不会吧,这次会议规格这么高,经费应该很充足。而且厦门为了迎接此次会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机场改造升级、海陆空全方位安检和交通管制等等,这些费用就算是花得值了吧; 5、至于今年刚结束的男篮世界杯和一些球类比赛,我觉得根本不能算在“奥运会”的账上。毕竟很多项目本身就是盈利的(比如足球)或者至少是不赔本的。现在国际大型赛事增多,对中国体育整体实力提升也有好处。

最后补充一点,上面所说的亏损,都是基于政府的官方数据得出的结论(比如财政支出之类的),实际上这些赛事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计的(比如旅游收入和各类消费),还有赛事期间媒体报道带来的广告效益更是不可小觑。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几场赛事确实是赚钱的。 P.S.有人说把北京申办奥运会和申奥过程中花的那些钱算进去的话肯定是赔钱了。这点我同意,不过那是政府和国家出钱,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另外那时候刚刚加入WTO,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有钱有底气,多花钱办一次奥运会又何妨?

公蓓曦公蓓曦优质答主

奥运会的经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奥运会为举办城市带来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消费、推动城市和国家的宣传、提升国家的声誉和形象等等。奥运会举办后的长期影响在伦敦体现得尤为明显。据英国奥委会公布资料显示,申奥成功以后,英国民众对体育的参与热情持续走高,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1000万,达到2100万人。体育产业对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从申奥前3103亿英镑增加到2014年的3870亿英镑(大约8%)。举办奥运会对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申奥前不到4%,2014年则超过4.5%。2012年以后,英国申办国内外体育赛事的意愿空前高涨。

但奥运对国家和城市经济的刺激作用也是有天花板的,奥运会对于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举办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如低收入国家明显。例如在美国、英国等高收入国家,体育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处于高位(大约4%左右),在希腊、日本等国家体育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足2%,受到经济的带动空间更大。

申办和举办奥运会需要城市和中央政府、企业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因此“盈亏平衡”是申办奥运会重要的经济考虑。因此,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城市,申办奥运会的意愿往往是偏低的。2014年起先后退出巴黎、洛杉矶、布达佩斯申办2024年奥运会的候选资格,部分原因是财政压力过大。但另一方面,很多申办城市认为奥运会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象征意义超过经济意义,因此仍然“不惜成本”地申办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和索契冬奥会举办期间都伴随着大规模游行示威。

举办奥运会本身“不欠不赚”是相对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在奥运会历史上,更多的情况下是“入不敷出”。2018年加拿大学者通过对1960年至2016年的29届奥运会财政预算和收支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只有六届奥运会的收入超过支出,“盈余”的奥运会包括悉尼、亚特兰大、盐湖城、东京(2020)、慕尼黑和洛杉矶奥运会。

更多的奥运会是“入不敷出”。最典型的“亏本”奥运会是蒙特利尔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两届奥运会的财政赤字分别超过20亿美元。因此,希腊奥委会在当年申办2004年奥运会时承诺“盈余”9.8亿美元;索契冬奥会的预算为130亿美元,俄罗斯实际投入达到370亿美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