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字是什么五行?
“褪”字的繁体字为“褪”,偏旁部首为“衤”(拼音:yī),所以其五行属火; “去”的繁体字为“袪”,偏旁部首为“广”,故此字五行属木。 根据古人以象形字推测造字本义的看法,“褪”“去”二字可能来源于同一个原始汉字。有学者认为这个原始文字是“辵”或“彳”,表示人边走边脱衣服的意思,后来分化出“退”、“绌”等字;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原始汉字是“辵”,指前行后又倒退之义,进而引申泛指“进退”,再进一步指“退却”、“消除”等等,进而有了“褪”和“去”两个不同意义的字。 无论这两个字来源于同一文字还是两种不同的文字,有一点是肯定的——二者均从“礻”得声。《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礻,神之衣也。”段玉裁在注释这句话的时候引用宋徽宗赵佶的说法,称之为“天子之庙曰‘昭’,诸侯之庙曰‘僖’”,将“礻”字解释为“示”的字形变化。
由此可知,“衤”与“礻”是一对同源字。而“衤”所在的偏旁“衣”,是一个独体字,其本意为用丝麻等制成的服饰,故而“衤”所代表的含义亦与服饰有关。如“被”字表示铺到身上的被子,“衫”字特指单层的衣服,“袍”则是指加厚的服装,“襦”指短上衣,而“袆”则指王后穿的礼服。 除了表示具体的事物外,古汉语中的“衤”还常用于虚词,表示修饰的作用。比如文言文里常见短语“敝帚自珍”(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但极其珍惜),其中“敝帚”就是用“衤”来表示“破扫帚”的意思。“敝帚自珍”中的“敝”也是这意思——“敝”通假“蔽”,“避”的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