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是五行属什么?
这个“范”字,在五行里本来属水;但是,这里的“范”是规范、榜样之意,所以用代表榜样的火来代替它。 因为榜样(示范)是由人做的,人是属火的,所以在这里用火来表示范的意思。 这种换法的依据是这样的: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所以,木生火——“范”为火,这是顺下的关系。 但这里也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是“比”而是“生”呢?其实“比”“生”都是指一种动态的关系——前者是紧挨着的关系比如竞争,后者是先后关系如生长。不过,“比”通常是指两个同类的事物,而“生”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生”在这里更为适合。 另外,“范例”的“范”也是属火的。它的依据也是五行相生: 木生火,所以“范文”中的“文”属火。
土生于木,而土木又都在中央,所以“范文”中的“范”也属火 当然这样解释过于机械,但这个答案毕竟来自权威典籍《说文》,而且这样的解释方法的确可以拿来套用在绝大多数类似字号的成语上。
用五行来解释五方五色源于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他讲“五德终始”学说,用以论证更迭的王朝各有与五行相应德性。而五行也由此成了王朝的象征。
五行的“行”本义是道路,引申指所行之事、所走之路。之所以用“行”而不用“物”,是因为五行并非是五种具体物质,而是五种物质的象征和代号。比如指“木”,不是指具体的木材,而是指由该木属所有一切植物、绿色的物象。在中医里,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但这五脏也以五行标记,在中医经络里叫“五脏六腑”,与“三阴三阳经络”相对应,合称“奇经八脉”。
五行与卦理、星象相结合,就成了古代的“三式”术数。“大衍奇门”属八卦星家,对应九宫,与洛书九宫八卦相合。其用“盘”体现的即卦理星象,以时间和方位为核心,对应天地人事之理,以断人事之进止。用的都是抽象的代表符号,而非具体的实物。
“五行”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象征:
木,象征植物,为东方之物,其在色为青、在时为春、在脏为肝、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在体为筋、在味为酸、在用为曲直等。
火,象征热气,为南方之物,其在色为赤、在时为夏、在脏为心、在音为徵、在志为喜、在体为脉、在味为苦、在用为炎上等。
土,象征着生化,为中央之物,其在色为黄、在时为季夏、在脏为脾、在音为宫、在志为思、在体肌肉、在味为甘、在用为培壅等。
金,象征矿物,为西方之物,其在色为白、在时为秋、在脏为肺、在音为商、在志为悲忧、在体为皮毛、在味为辛、在用为从革等。
水,象征着寒冷,为北方之物,其在色为黑、在时为冬,在脏为肾、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在体为骨、在味为咸、在用为润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