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地铁的方向?
我以伦敦和北京的地铁为例,试图说明下这个问题(因为刚好昨天聊了这两个城市)。 先上图,伦敦地铁运营方给出的某条线路的“方向图”(注意这是某一条线的,不是所有线路都这样!) 这张图里,黄色代表上行方向也就是此列车从“起点站”开往“终点站”所运行的路程。黑色的是下行路线。通过这张示意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同的路线有不同的路径。比如地铁线26到29号,它的起点和终点站是相同的,但是运行中的路线却不同;而地铁线4、5号线则是反向行驶。这就是所谓的“方向”。
再来看北京地铁,网上的图片大多是这样的—— 这也是一条线上的两种行驶方向的列车,黄色部分是上行路线(这里要注意不是指“前往终点站的路线”),黑色部分是下行路线。那么通过上面两张图对比可以看到,不同城市的地铁路线设计可以是截然相反的(即上行的线路里程小于下行)。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反方向乘车”的问题。
以上面那张伦敦地图为例,假如我要去牛津广场,但乘错了车,误上了开往巴特西公园的3条地铁线之一,那也没关系,因为我只要坐到底,换另外一辆就可以到达目的地。而且全程票价只需要10英镑左右。(注意英国地铁是按路程收费的,起步价多少,然后每多走一英里加多少费用)。
但北京就不可能这样办到了。如果我在前门上了开往海淀黄庄的公交,那我就必须在海淀黄庄下车,转另一趟公车才能到目的地(前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北京所有地铁线路都是连接“集散点”的概念。所谓“集散点”,是指无论哪条地铁线路,它都要尽可能多地经过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域,而不是像伦敦那样,按照某个固定的路线一直开下去。
北京所有的地铁线都是在绕一个大圈子,这个圈能够尽量多地覆盖城市人口,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乘坐,而无需考虑线路是否顺直。从这个角度来讲,北京的这条大圆圈形的地铁网络,其实是符合大城市交通分布的实际状况的。毕竟大城市就意味着人口的密集,而人口的密集就意味着出行距离的短,一旦采用伦敦那种按照直线延伸的地铁系统,就会使很多人需要多走很多路。所以从效率上讲,还是北京这种绕一大圈的地铁系统更为高效。当然,弊端就是换乘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