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垄断原因?

湛一舟湛一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历史上看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就不存在什么所谓“垄断”的问题。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清政府修建并雇佣洋人管理的;

后来的京汉、粤汉等铁路也是民国修的而且雇用洋人的(这个粤汉铁路还死过不少工兵);

日本侵华的时候也修了些铁路(主要是东北和华北的铁路枢纽),但主要管理人员还是中国人;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的交通部还是一手包办了全国铁路的运营和修建。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除了青藏铁路外基本建成,但由于长期战乱,国穷政衰,再加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新政权也没有能力继续修建更多的铁路。所以,50年代初期,我们是有资格谈得上“垄断”两字的。 但到了60年代中期特别是文革期间,很多地方的铁路分局变成了所谓的“司令部”甚至成了当地军管会派出的机构,局长大都由师级干部甚至更小军衔的人来当,员工素质越来越差,设备投入停滞甚至倒退,安全状况急剧恶化,列车事故频发。

这个时候的铁路运输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如物资和人员的调动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常常要排队等候几天甚至是更长时间才能将货物运出去或把人接进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初。 70年代末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后,国家的投资方向开始逐渐向基础设施方面倾斜,最先获益的是民航业(当时民航管理相当混乱,到处乱开机场,肆意掠夺土地资源),随后受益的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再然后是海洋航运(外贸运输的巨增),最后才是铁路。

这是因为铁路的建设周期长,要求高标准高投入,且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才能维持良好运行的状态;而公路、航空和海运则相对容易形成规模效益,且能较快满足社会需求。当然,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公共福利产品(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众多基础产业)就必须由政府来垄断经营,否则就会像欧洲和美国那样产生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就是一种明证。

郜星雨郜星雨优质答主

1、因为在中国,国家是唯一的合法竞争者(除了政府,只有外国政府才有权在中国的铁路上投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来保障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而行政力量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尤其必要(中国人口最多) 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铁路之所以成为国有,不是因为国家有能力做,而是因为国家想做,而且这样做是正确的选择!

补充一点: 中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所以行政权力仍然具有很大的作用力,而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又适合这种强力行政力量的运用,因此我们不必为行政力量的过度运用感到焦虑。 试想一下,你买的东西质量不过关,你投诉没人理,那么你还敢去别的店买东西吗? 如果是你自己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呢,比如衣服弄了一点小污迹呢,这时候店家很热心帮你处理,你还会觉得他态度差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