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退出宽松?

平金通平金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明确一点,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三大工具之一(财政、税收、货币),另外两个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所谓的松紧就是货币政策手段的一个方面,指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向和力度。目前我们实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健的”。这个“稳”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所谓“适度”,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是在“灵活适度”之间,偏松一点。所以不是非常紧也不是非常宽。至于退出,是指货币政策目标不再实现,或者说达到预期效果。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货膨胀(通涨)达到或者超过目标水平;二是经济增长。只有当这两方面满足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是否应该退出。

2,从目前的形势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仍然很充分,即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首先,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下降空间。据称目前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降到了16%。当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一定的成本,那就是会减少银行的利润,因为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意味着贷款的比例要降低,而贷款的收益是要高于存款收益的,现在银行把钱存在央行那里,获得的利率肯定比发放贷款得到的利率低,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收益其实相当于存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其次,公开市场操作还有降息的空间。定向降准还有进一步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总量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结构性手段,即对某些行业或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资金供给。应该说,这些政策工具依然非常有效。

3,关于退出时机的问题。退出的前提条件有两点: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现在来看,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物价仍然在上升,而且离目标水平还很远,经济增长也不稳定。货币政策继续执行当前的宽松政策符合两方面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货币政策是不能无度宽松的。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应该逐步收紧。

4,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贷扩张过快,钱并没有完全流向最需要支持的地方和企业。如果货币政策转向的话,应该是有重点有选择的,首先要遏制信贷扩张,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支持。而不是笼统的和广泛的。

官灵函官灵函优质答主

最近一直在看经济新闻, 看了很多国内外的经济专家, 包括张五常、郎咸平等人都在说中国经济要加息了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是通胀率高涨,CPI高企,通缩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24日下调了对中国GDP预期的增长水平;IMF认为到年底中国通货膨胀率将高达5.7%(现在6月份还是3.8);

另外,今年出口数据并不好,下半年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上升的问题,再加上外部需求下滑的趋势,明年进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还有房地产泡沫问题,房价上涨过快造成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也影响内需扩大,需要宏观政策进行调控。 所以我认为目前加息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是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调整货币政策工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