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字五行属什么?
“挽”字的笔画和五行,不是按繁体字来区分的。 《康熙字典》对“挽”字的解释如下: 其中,第五行的第二列的字,即 “辛、酉、戊、丁、己”五笔。 这是根据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断出来的。 根据这个解释,你可以自己判断一下,“挽”字属于五行中的哪个。 不过,我查了一下其他资料,发现有一个叫“李阳波”的人,写过一本叫《汉字五行归属初探——以康熙字典2143字为例》的文章,其中对汉字的五行归属问题,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百度文库中有) “李阳波”认为,汉字的五行属性,应该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并且提出“文字五行,是以阴阳为主,兼看笔画数,而非依偏旁。” 也就是说,“李阳波”不认同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给汉字划分五行。 他的观点中,影响最为鲜明的,就是把“林”字的五行划分为“水”,把“森”字的五行划分为“木”。因为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导下去的话,“林”是“木”,而“森”却是“水”。
当然,“李阳波”也承认,在五行里,木能生火,所以“林”的五行还是属火的。 但是他提出了另一个理论——“象意阴阳”,用这一定义,来区分不同汉字有着相同的五行。例如“李阳波”就把“思”和“想”都归为“火”行。 因为这两个字,都有“火”字边,被定义为阳性的五行。 在李阳波的理论中,“林”和“森”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这两个字,一个左边是“双木”,为阴;右边“林木”,也是阴。 一个左边是“单木”,为阳;右边“森林”,也是阳。 所以,“森”的字形,包含了“林”字形,所以它的五行就能包含“林”的五行。 而“李阳波”把“思”和“想”都归于火,是因为这两个字,都和“心”有关,且都为上下结构,上面部分都是阳,下面都是阴。 因而,“思”和“想”的五行,就都被定义为火行了。
这种划分方式,确实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运用李阳波的方法,再仔细研究一下“字源”中的“文”部首,会发现他的理论,的确是有迹可循。 而且,用这种方法给汉字划分五行,要比按照偏旁、笔画来分,更科学一些。至少不会存在“金克木”或者“水克火”的矛盾。 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证明用李阳波的方法,能给很多汉字,找到它们正确的五行归属。
第一个,“思”字,五行应该是属“火”的。
第二个,“香”字,五行也应该属“火”。
第三个,“想”字,五行也属于“火”。
第四个,“森”字,五行则是属“木”。
第五个,“林”字,五行仍然是属“木”。
第六个,“树”字,五行也还是属“木”。
第七个,“棵”字,五行就是属“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