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肠恶毒是什么生肖?
“心肠歹毒”是指在做人方面,阴险狠毒、毫无良知。 “心地善良”和“心肠歹毒”都属于心理层面的评价,并且属于非常主观的评价。 因此无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验证谁的心肠是歹毒的、谁的内心是善良的。 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社会学或哲学的理论来分析,看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心肠歹毒”程度。 在研究“坏行为”的原因时,社会学家与刑法学者往往会聚焦于三个影响因素: 遗传基因(genetics) 童年经历(childhood experiences) 成年后的生活境遇(adult life circumstances) 对于“心肠歹毒”这一行为而言,这三个因素同样重要。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因素——遗传基因。 一些遗传疾病会影响人的精神与心理发育。 如果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或者自闭症,那么他在待人处事上就更有可能表现出缺乏同情心和冷酷无情。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童年经历对“心肠歹毒”的影响。 童年遭遇可能会让人在心理上形成对于他人的仇视或者厌恶,从而在日后对待他人时不自禁地展现出冷漠与刻薄。 比如一个童年经常被父母殴打的孩子,很有可能在长大后成为施暴者,并认为这是一种正确对待背叛者的方式。 最后,我们来分析成年后的生活境遇如何影响“心肠歹毒”的程度。 一般来说,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更容易培养人性恶的一面。 身处恶劣环境的人,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展现出了自己残酷的一面;而生活条件较好、没有经历过多坎坷的人,则更加倾向于展现出自己善良一面。 所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心肠歹毒”是一个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生存机会)所显现出的必要且合理的反应。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反应”并不是刻意而为之;更多的时候,人们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展现出自己的“劣根性”。 正如你很难想象一个本来单纯善良的同学会在激烈打斗中变成“黑社会大佬”一样,我们也难以预测一个人在困境中会表现出怎样可怕的举动。
与其盘算着如何克服自身的“劣根性”,倒不如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可能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