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五行什么意思?
这问题问得,就好像你问我西瓜是红色还是绿色一样...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五行”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阴阳与五行。 在古代中国,人们用阴阳来划分天气和地气、白天和黑夜、春夏与秋冬等一切事物。阴代表了静止,阳代表了运动;阴代表了下降,阳代表了上升。 所以,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不是指具体形态的水、火、土地、空气等,而是指不同性质的五行之气——“金气”是指收敛沉降的阳气,“木气”是指升发的阳气,“水气”是指阴中之阳,“火气”是指阳中之阳,而“土气”则是最复杂的阴阳结合之体。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也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元素周期表那样单调的化学意义,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先生后克,或先得后克,或是相生相克的循环往复。所以,你说“水生木”没错,但“水生金”也没错,只是说法不够完善。因为“水”在其中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或者“克”,它也包含在前面的“金木水火土”之中了。
阴阳与五行的观念深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当中,也是中医理论的关键所在,如果你理解了这个思维框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为什么太阳落在什么星座什么宫位都会影响人的性格,因为“天人相应”,我们人是阴阳二气的组合,有形体的阳气和无形体的阴气,也有外在的阳气和内在的阴气。
再比如为什么经络针灸可以治病,因为经络就是阴阳二气运行的道路啊!外行以为经络仅仅是通道,内行知道经络本身带有阴阳二气(经气),并且是互相连接的一个整体。
再比如说五行对应五脏,其实不是简单对应的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这是五行在五脏中的定位。但是五行不仅限于五个器官,它涵盖了人体所有部分的所有功能——中医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只有保持阴阳平衡才会健康。这个平衡除了阴阳还要考虑五行,不能因为肝好就等于什么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