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火猴年吗?
谢邀 首先,“火猴”这个词是中国人自己的叫法,而西方人称之为“狮子王”(King of the Beasts)。之所以给猴子冠以“火”字,是因为中国对动物的了解多来源于《山海经》和《西游记》等神话传说,其中孙悟空的武器就是一根能随意变化的棒子——一根定海神针(也就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铁)。在原著中,这根棍子的颜色就是红色的: (图片出处见水印) 在中国,红色往往代表着两种意思:喜庆与战争。
比如我们看双喜或者婚房的时候总用红纸或红绸缎来表示喜庆;在古代,军队打仗获胜后也会用红旗来宣告这一消息。 在这里,作者把代表战争的词赋予了一个新的含义——火,并把火赋予了能够变化的能力。这种通过词义的变化来表达感情的写法是我们汉字独有的魅力之一。所以“火猴年”实际上是指“战争之年”“凶年”之类的,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农历甲午年”没有太大关系。
其次,为什么是甲午年而不是甲子年呢?这里就涉及到农历的纪年法了。其实,我们的农历其实是阴阳合历,所谓“阴历”实际上是古人基于月亮圆缺变化创造的历法——“朔望月”;而“阳历”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由于月球运行的规律难以准确预估,所以古人就用设置闰月的办法让农历和阳历在年内基本持平,从而保持农历的一年有354天或是355天。
为了保持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平衡,古人采用了“置闰法”——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增加一个闰月。而这种置闰法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随便增加的。以十二天干为例,每个十干都有对应的阴阳干支,只有遇到乙、丁、己、辛、癸这些阴阳属性独立的字才要置闰,而且只有在闰年中对应这些字的月份才能加一。所以如果年份遇到甲子年就说明这一年没有闰月,而遇到甲午年则说明这一年有闰月。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农历新年到底是立春还是过年?实际上,立春只是农历新年的前奏,真正过年的时候是正月初一。而农历新年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注意,这里的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而非公历的腊月!) (图片出处见水印) 最后,为什么今年的农历新年早了呢?这是因为今年是“双春年”,也就是说今年有两个立春节气。而在传统的观念里,“双春年”后面一定是“无春年”或者是“寡妇年”。所以在不少地区人们会在这两年的正月里多放几天假,让出门在外的年轻人能够回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