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属于成都吗?
首先,从历史沿革上看 成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4世纪修建了成都城池,汉代设立郡级建制,称为益州郡治所;唐代改为京兆府,宋代为西川路治所;元代设四川行省,省会在成都;明代朱元璋灭云南梁王政权后设置四川省,省会仍设在成都。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成都府,辖十县一州,府治在成都。民国初年,废除府制,改设道区,成都属四川省西部道上。抗战胜利后,四川省政府迁回成都,成都成为四川省会至今。 而遂宁市的前身遂宁县城,最早设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取“静邑安宁”之意,始称遂宁。五代蜀时,孟知祥称帝,国号“大蜀”,改元“永昌”。因“蜀”与“遂”同音,又欲与长安、洛阳、南京、开封等中原都市并列,于是将遂宁升格为“兴元府”,这是历史上遂宁首次作为州府地名出现。到了宋代,又设立了潼川府。
明代初年,撤销了潼川府,将其地域分设为广安州和咸宁县。而遂宁则由直隶州升格为府,并在今城南旧仓街建起了府城。清代沿用明制,仍以遂宁府署驻地。1913年,废府留县,始称“遂宁县”。1950年,析出简阳县地区置简阳县,同年,撤销遂宁、简阳二县,建立川中行政区,管辖遂、简二县及乐至、安岳、射洪、中江、三台五县。1952年,撤消川中行政分区,恢复遂宁、简阳两县。1985年,简阳撤县设市,而遂宁依然维持原状未变。 所以简单说来就是: 唐朝始有“遂宁”一名,至今已有1391年的历史; 明朝建府,迄今已有600年; 解放前,两次设市,合计约60年; 解放后,三次设县,总共60年。 总计2252年,除开建国后三次划出、合并的部分,其余时间都是行政区划中的“老大哥”。
其次,看看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岷江中游地带,地处北纬30°31′~31°06′,东经103°04′~104°18′之间,东邻德阳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南接眉山市东坡区眉山;西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茂县;北与广汉市、青白江区、新都区毗邻。东西最大横距约18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71公里,市区中心地理坐标在东经102°24′,北纬30°50′。
遂宁市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中部盆地,东经105°03'-106°52',北纬30°35’-31°12’。东邻重庆,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南充,西北连广元。东西最大横距17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80千米,总面积5320平方千米。市中心位置在东经105°48′,北纬30°53′。
可见,虽然成都和遂宁都处在长江上流,但无论从历史沿革还是地理位置来看,成都都妥妥地碾压遂宁。所以有人说成都的“成”是成功的成,成就的成,成熟的成,这其实是把古人造字不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