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代表什么生肖?
笙,一种簧片乐器(详见百度)。据说由黄帝时乐官伶伦所制,最初只有五只笙,因此也称“五笙”或“五声”。周代,将八音中的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类乐器加以归类,其中属木类的就有笙;汉代,在郊祀乐章中,有《朱鸟》,歌辞曰:“朱雀鸣舞,徘徊升降”,用的就是笙。此后,笙一直在祭祀等隆重场合中出现。
那么为什么用笙来代表羊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古代的记载: “羊,祥也。”——《说文解字·羊部》 “羊,祥也。”“祥”是吉祥的意思; “羊”,“祥”古音皆读作xiáng 。
其次,我们来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祭侯主簿文》中的一段: “呜呼!其始而伏,而蛰,而处幽,而蛰,而复明。……其或王事不宁,君忧臣辱,奔命千里,无所逃死。呜呼!其始而幽,而今复明矣。其始而伏,而今出矣。” 这里的“出”指的就是惊蛰。每年农历二月,气温回暖,蛰虫醒来的日期就有“惊”和“蛰”之分了——古人以阳历正月为孟春,二月谓仲春,三月季春。此时,“惊”者,“蛰”者皆出现于天地之间,故曰“阴阳交泰,万物通兴”(《礼记·月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韩愈这篇文章是用赋的表现形式来记叙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受到屈辱的来龙去脉。从文中可见,作者将受辱看作自己命运中的转折,很无奈也很痛苦,所以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之气。这种情绪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宋代词人秦观有一首《浣溪沙·漠漠轻阴晚自暄》,下片前两句:“漠漠轻阴晚自暄,柳枝斜拂碧波深。”正是描写早春景象,用“漠漠”形容“轻阴”,很有气势,又与“暄”字搭配,画面感十足,意境很美(注意这里的“煦”与“寒”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