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五行属什么的?
“歧”字,《说文》释作“奇(qi)”。许慎认为“禺”字从“支”得声,与“岐”同音,“岐”即“禺”的异写。徐铉校订《说文解字》时依据《汉书·地理志》中“始兴郡”下注引东汉应劭的话说:“音渠宜切也。”“渠宜切”也就是今天读qu(二声)。可见“歧”字古音应当是“渠宜切”。 《集韵》、《五音集韵》等书中,都记载了“歧”字的读音为“居宜切”或“巨宜切”,则“歧”字当有“jū yí"或“jù yí ”这两种读音和书写形式。
《康熙字典》沿袭《集韵》、《五音集韻》等书的记录,把“歧”字的读音标注为“居宜切”或“巨益切”。 但现代汉语词典收“歧”字时只有qí一个读音,并且给出了三个意思:1路分岔;2方向不一致;3差错。没有提到过另一个读音和意义。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古代有许多字,它们的古音和今音差别很大甚至完全不一样,可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依古音判断它们的本义并使用它们。如“俎”——俎子——桌子,“臭”——臭子——嗅,“获”——獲——猎取,等等。
我怀疑“歧”本念“ jú yí ”(亦即“jì yí”),后来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世济”而将“ jú yí ”改为“ qí yí”。如果我的猜测成立的话,那么现在所有用简化字书写的古籍,这个字都是错误的! “歧”当为“ qí ”。本义应为“山歧”,即两座山相向而出,中间像是被劈开了一样。引申为道路、河流等“岔道、分歧”的意思。而“ jǔ ”可能是由“ jì ”加声而成,表示声音的“高亢、嘹亮”之意,也许最早是指军乐声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