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解什么生肖?
应该是蛇,原因如下:
1、在《山海经》中,共记述了100多种怪物,而其中就有43种是蛇(《南山经》里的“诸沃之野”有很多蛇;《海外西经》中的“诸沃之野”也出现很多蛇),可见蛇在古代神话中出现的频率之高。
2、从考古证据来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龙山时期陶器上的纹饰就有蛇的形象(见上图),而且这种图案在很多玉器上也有出现,如《玉琮王》上面有十二条纵向的蛇纹,《玉环》上有环身排列的蛇纹等。 蛇一定是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才得到了这么多的文化赋意。
3、在汉代的画像石中常常可以看到伏羲和女娲手持圆规,脚踩日月,身体为蛇的形象,这可能暗示着作为医神的伏羲、女娲具有通天彻地的能力,可以左右阴阳、生死,主宰万物的生命循环。
4、晋代学者郭璞注《水经》时,提到过这样一条传说:“世俗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月亮中有白兔,此二物正以辰戌为支干,相配成象……日中有晷影,月中有蟾蜍,皆象其形而异其实。”这里的“三足乌”其实就是“踆乌”,也就是在金乌的足部增加了三个脚指头,从而变成了“三足鸟”——这似乎是为了适应阳亢之体(足少而多热)而做出的调整(足多而阴盛)。
根据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等观念,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既用十二种代表性的动物来给“十二地支”命名。所以,“十二生肖”又被成为“十二辰”或者“十二属相”、“十二生辰”。十二生肖作为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古往今来的民俗生活中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类似的十二生肖画像。据记载我国最古老的生肖文物,是一张战国民间生肖图(又叫十二神图),1974年出土于云梦楚墓,为古代民间木版画,比十二生肖的青铜器和陶佣出现的年代要早得多。
到了东汉时才与配属十二地支确定的生肖年份相配。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幸运色。至今仍然用十二生肖来记人出生的年号和十二生肖的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