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五行属金吗?
“麒”字属于象形文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字形像一大猪,有一独角,有角谓之“麟”或“麒”。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麒,仁兽也。”段玉裁在注解《说文解字》时,引用了汉儒张衡的解释:“麒者,仁兽也,白额寿祖。” “麒”是古人看到一只长着白色额头的吉祥的野兽而创造出来的文字形象。因为上古时代信息传递非常不便,人们很难把对某种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神秘感用文字传达出来,因而产生了各种神秘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观念。 为了表示“麒麟”是一种不常见的瑞兽,东汉学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难岁》里说:“麒麟,仁宠也,白身黑尾,五行之色。”认为“麒麟”具有仁兽、吉祥的象征意义,是吉祥动物。
由于“麒”和“麟”在古代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到汉武帝时期设立了负责管理麒麟的官职——麟台令。唐代以后,“麟”字才开始专门用来指代麒麟。《新唐书·礼仪志》中记载了唐代明文规定的祭祀仪式:“祭麒麟:斋七日,设位日‘泽国’(指江苏镇江)……祝辞曰:维某年某月吉日,皇帝恭祀泽国之坛。具礼如仪。” 在道教体系中,“麒”是西王母座下的四灵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白虎、青龙和黄龙,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云笈七签》中有:“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南有朱雀,北有玄武(即龟)。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 四灵之中,白虎为阴,玄武为阳。而阴阳之数,总是相配的,所以后来人们又把代表天界的“白虎”与代表地界的“玄武”,合称“五行星”。